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
〔簡介Intro〕
〔景點Sights&Hiking Trails〕
Sipapu Bridge
Kachina Bridge
Owachomo Bridge
Horsecollar Ruin
〔住宿Stay〕
〔交通Transportation〕
〔資訊Information〕
〔行程規劃Itineraries〕
搜尋景點
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
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
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- Owachomo Bridge
圖:從步道走下來看到的Owachomo Bridge。
圖:Owachomo Bridge的另一面。
圖:Owachomo Bridge overlook。
Owachomo Bridge是Natural Bridge National Monument三座之中最老的、最小的和最薄的。高度有106呎、長度180呎、寬度27呎、厚度只有9呎/3公尺。石橋底下的溪流已經停止了,因此這座不會再被水繼續侵蝕。也是這三座最容易到達天然石橋底下,從停車場只要走0.2英里,也是下坡,落差有180呎,所以走回去還是會累。如果其它兩座覺得沒體力或是沒時間的話,這座就很適合您,很慶幸的是Owachomo是三座之中最精緻的一座。
圖:Owachomo Bridge的石橋厚度切的工整。
圖:直條型的一片。
圖:步道入口資訊。
Owachomo在印地安Hopi族語言中意思是"rock mound",由來是這座天然石橋的左方露出一塊石頭。在這之前原先石橋取名過Edwin Bridge和Little Bridge。早期的時候,沒有這條Scenic loop drive,當時要到這裡觀光有一條土路是從石橋南邊過來,終點就停在Owachomo Bridge的東南邊。如果要去看其它兩座的話,就是要用雙腳走路去或是騎馬。
圖:石橋底下。
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
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- Kachina Bridge
圖:Kachina Bridge。
圖:Kachina Bridge overlook。
Kachina Bridge是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三座之中最年輕的,可以從石橋的厚度看的出來,非常巨大粗厚,因此是很難拍照的一座,也很難從overlook看出是石橋。Kachina Bridge高度有210呎、長度204呎、寬度44呎、厚度93呎。Kachina Bridge在1992年有發生過落石,大約有四千噸的石頭從石橋底下掉落,再怎麼樣還是無法影響這座巨大的石橋。走到石橋底下,是可以看到幾顆的巨石。
圖:步道入口資訊。
步道跟Sipapu Bridge一樣,心情事先甘後苦,要從峽谷上走到峽谷下,步道來回1.4英里,落差400呎/122公尺。從停車場是一路的之字型步道,經過交叉口右轉後,會走一段裸岩上,最後到乾河床上。上面的步道往左邊看,在Armstrong Canyon會看到很特別的峽谷,名叫Knickpoint。如果有水的話,在那裡面可以看到瀑布,不過看到的機會很低。
圖:Knickpoint。
圖:步道都很明顯。
圖:步道一路上都可以看到Kachina Bridge。
圖:交叉點,左邊是去Owachomo Bridge。
圖:近看的Knickpoint。
圖:最後一段的slickrock上。
圖:Kachina Bridge。
如果有打算從Sipapu Bridge的谷底一路走到Kachina Bridge,走到上面一圈回到Sipapu Bridge的停車場,雖然這樣走要5.6英里,不過這樣只樣爬一次。如果分開走的話,雖然這樣走加起來只要3英里,但就變成要爬兩變峽谷。當天我是分別走兩次的石橋,沒有連在一起。後來想想,應該是要走loop,好像蠻多人都這樣走。
圖:走到另一面的Kachina Bridge。
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- Sipapu Bridge
圖:在走到谷底之前的Sipapu Bridge。
圖:Sipapu Bridge的另一邊。
圖:Sipapu Bridge Overlook。
Sipapu Bridge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石橋,僅次於Glen Canyon之中的Rainbow Bridge。也是Natural Bridge National Monument三座之中最長的以及最高的。高度有220呎、長度268呎、寬度31呎、石橋厚度有53呎。從Visitor Center過來,第一個pullout停車場,就可以眺望Sipapu Bridge。下一個停車場是準備要hike到谷底。
圖:步道入口資訊。
從峽谷上走到峽谷下只要0.6英里,聽起來很短,但高度落差有500呎/152公尺,等於在爬五十層樓高的大廈。而且是一條先甘後苦型的步道,先很輕鬆的下坡到谷底,然後喘呼呼的爬上去。不過Sipapu Bridge是我很推薦的天然石橋,很值得走一趟的步道。從停車場一開始的0.2英里,會經過兩座架好的樓梯和一個木頭梯子;再來0.2英里,步道很平緩,走到底就可以看到很不錯的Sipapu Bridge風景;最後的0.2英里,是之字型步道下降到谷底,在谷底之前有一大塊的裸岩,有欄杆可以扶著,和兩座的梯子下去到乾河床。
圖:在停車場是看不到Sipapu Bridge石橋形狀。
圖:會經過好走的兩座樓梯。
圖:如果覺得走到谷底會沒力氣上來,在峽谷璧中間的地方,有一條叉路是走去眺望Sipapu Bridge。
圖:中間Sipapu Bridge眺望點。
圖:繼續走下去,步道是之字型。
圖:到谷底之前會走在這種地形。
Sipapu Bridge原先的命名有President Bridge和Augusta Bridge,後來在這峽谷之中發現印地安人的遺跡和一些rock art,才改成印地安語言的名字。在Hopi族語言中,Sipapu意思是靈魂從另一個地方通關到現在的世界中,認為人類祖先是從那個地方來的。在許多印地安人遺跡中的kivas,中間內部有一個小洞,就是指Sipapu。
圖:Sipapu Bridge。
圖:走到另一邊Sipapu Bridge,景色會看的比較廣。
圖:這邊就沒有步道了,路線許多雜草。
如果行程上時間充足的話,會很推薦走Sipapu Bridge和Kachina Bridge谷底的5.6英里的loop trail,路途風景可以看到印地安人的遺跡,Horsecollar Ruin。谷底中的步道不是鋪設的很好,但整體上很簡單,就是走在乾河床上的沙子或石頭,或是河床的邊緣。到Kachina Bridge後,往上爬到停車場,有一條峽谷上的步道直接通道Sipapu Bridge的停車場。
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
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- Horsecollar Ruin
圖:這是這邊最特別的遺跡,遺跡的形狀也是取名Horsecollar的原因。
圖:這邊遺跡有很多座。
圖:Horsecollar Ruin overlook。有找到嗎?
Natural Bridges國家保護區除了大自然特殊風景外,還有印地安的人文歷史。可以看到位在峽谷底下的cliff dwelling。這一塊Cedar Mesa區域其實離Mesa Verde National Park不遠,這邊有峽谷、洞穴是Puebloan最愛的地方,因此相信是從Mesa Verde移居過來的,時間在西元1050年到1300之間。這遺跡最特別的方,通常kivas是圓的,但在這裡可以看到方的,同時有方的和圓的。說法是普遍看到圓的Kiva,是從科羅拉多西南部和猶他州東南部的Mesa Verde Anasazi族傳過來的;方的Kiva是從亞利桑那州北部的Kayenta Anasazi族群的。
Horsecollar Ruin有兩邊South Unit和North Unit,兩邊是聯在一起的。South Unit可以看到穀倉和Kivas,大部分遺跡都在這裡;North Unit只有幾間的房屋。
圖:繼續從Sipapu Bridge走。
圖:路線不明確,有時走在甘河床,有時走在河床邊緣。
圖:也會經過這高草叢。
有兩種方法可以看到Horsecollar Ruin,一種很簡單一種很困難,不過簡單的看不到什麼,困難的才真正看到遺跡。簡單的路線就在道路邊,來回走0.6英里,步道基本上是平的,終點可以眺望峽谷底下的遺跡。要選擇困難的路線是真的很困難,尤其是最後要爬石璧上到遺跡,可能是國家公園故意沒有鋪設步道,以防有人要破壞,所以要保護這些遺跡。要接近遺跡,就要從Sipapu Bridge的步道入口開始走,到達Sipapu Bridge谷底後,往Kanchina Bridge的方向走,差不多在一英里的地方,注意往前看或是往左邊往上看,有看到遺跡就是Horsecollar Ruin。其實並不是很好注意到遺跡,像我當天就路過了!還好我沒走多遠,看我帶的GPS發現不對勁,後來又往回走,碰到一對老夫婦在休息,就跟我講遺跡在這邊的上面。
圖:路途要仔細看周圍,不然就會錯過遺跡。
圖:或者還有一個方法,往左上看有個欄杆,就是overlook。看到它代表就這附近。
圖:遺跡在這裡的上方。
圖:往前走有個叉路。
圖:有一片石壁想辦法爬上去。
圖:Horsecollar Ruin!
圖:這邊是South Unit。
圖:最有特色的遺跡,這是穀倉。
圖:資訊說是這是圓的kiva。
圖:這是方的kiva,被蓋住所以不知道長什麼樣子。
圖:繼續往前走是Norht Unit。
圖:這邊房屋比較完整。
訂閱:
文章
(
Atom
)